足跟痛是骨刺引起的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占全部足跟痛的80%。常常隐匿起病,一般无创伤史,缓慢发病,少数因过度运动而发病。至于它为什么发病,最主要的原因是过度运动使足底筋膜被反复拉扯,小撕裂不断发生。

此外,体重超标或背负重物造成足部过度承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于不平坦路面、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足部先天结构异常,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都会增加足底筋膜负担,导致易患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有何症状表现?

足底筋膜炎比较典型的症状是晨起下床足部接触地后或久坐后步行时出现剧烈疼痛,在行走数步后有所缓解,但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疼痛加剧,病情严重者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一般呈灼痛、抽动痛、刀割样疼痛、刺痛,严重者可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在赤脚步行、上楼或负重行走时可加重。

如何自我缓解足底筋膜炎?

1、让脚休息一下:

避免长时间跑动、行走和站立,运动和工作后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脚筋。

2、控制体重:

避免过胖加重脚部负担。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中国成年人的标准:18.5~23.9为适宜,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

3、选择合适的鞋子:

鞋的后跟既要有一定的缓震功能,又不能太软;足弓部分应当具有一定的支撑功能;鞋前部应该能够进行较好的弯折,并且留给脚趾足够的空间;由于运动时足部的围径较平常状态下略有增加,因此建议在完全合脚的尺码基础上略增加半码为宜,同时运动时鞋带不宜系的过紧。

足底筋膜炎还能怎么治?

01矫形鞋垫

矫形鞋垫通过改变足底受力分布,使异常的生物力学分布趋于常态,使患者站立、步行时减少地面反作用力对足底的冲击与振动,同时对足弓的支撑可松弛足底筋膜,减少承重时对足底筋膜及其附着点的牵拉,使受损的筋膜得以休息和修复。

02肌内效贴结合肌肉能量技术

肌内效贴与肌肉能量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有效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症状,对本体感觉障碍、步行运动能力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一般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组合搭配

并不局限于一种方式

提示大家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症状

最好尽快到正规机构进行评估治疗

前面讲到的自我训练

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门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lcbx/122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