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股外侧皮神经是感觉神经,起自第2、3腰神经前支的后股,出现于腰大肌外侧缘,斜向外下方,经髂肌前面,在髂前上棘内侧的近旁,穿经腹股沟韧带深侧至股部,垂直位下降进入大腿,经缝匠肌的前面或后面,或穿该肌上部,分为前、后二支。
前支:在髂前上棘下侧约10cm处,穿出阔筋膜下降,常分为二支,分布于大腿前、外侧,直到膝关节的皮肤。其终末支可与股神经的股前皮神经及隐神经的髌下支,形成髌神经丛。
后支:在前支的稍上方,穿出阔筋膜,继又裂成分支,分布于大转子至大腿外侧中部的皮肤。
(二)病因病理:
由于肢体活动或体位不当,股外侧皮神经持续受牵拉和摩擦,局部组织水肿,形成增生和粘连,筋膜鞘增厚,卡压神经;或髂前上棘顶碰硬物、骨盆骨折、髂腰肌损伤、髂骨植骨切取后的损伤形成瘢痕等,也可压迫该神经,引发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三)易卡压部位:
髂前上棘内侧腹股沟转变处:股外侧皮神经于髂前上棘内侧下方1.0-1.5cm穿出腹股沟韧带深面处是一狭窄管道,纤维管道长2.5-4.0cm,该管的出口于髂前上棘下方3.0-5.0cm,出口小于入口,此纤维管段神经位于髋关节的前方,易受牵拉和挤压。
(四)临床症状:
本病表现为股前外侧麻木,有针刺或灼样疼痛,皮肤异样感,疼痛严重者不能行走,不敢屈伸患髋,接触裤子会因麻木而不能忍受,卧床休息症状可缓解,多为单侧发病。
(五)体征与检查:
1.患侧大腿前外侧感觉较健侧减退、迟钝,股四头肌肌力正常,膝腱反射正常,患病久者可有股四头肌轻度萎缩。
2.骨盆X线片多无异常表现。
3.髂前上棘内下1-2cm处压痛(+),Tinel征(即叩触诊试验)阳性,并向大腿前外侧放射。
(六)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的疼痛、麻木,增加腹压时,疼痛加重,可伴有相应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触诊相应棘突及棘突旁有压痛和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腰椎MRI、CT及椎管造影检查可发现髓核向椎管内突出。
2.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腰不能挺直,伴有大腿的串痛,但不超过膝关节,髂棘下方有明显压痛点,屈膝屈髋试验(+)。
3.梨状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可放射到整个下肢、小腿及足部麻木,沿坐骨神经可有压痛,可触到横条纹较硬或隆起的梨状肌,局部压痛明显,髋内收、内旋受限并加重疼痛。
(七)治疗:
1.针刺治疗:取患侧髀关、伏兔、阴市、风市、梁丘、膝阳关及阿是穴等。
2.推拿治疗:松解卡压点和股外侧皮神经走行附近,尤其是髂前上棘内下侧至膝部的筋膜、肌肉,以解除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增加神经走行空间,从而解除卡压。
3.小针刀治疗: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30°-40°,压痛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甲紫作为标记,刀口切线与股外侧皮神经循行方向一致,针体与皮肤垂直,快速进入皮肤,患者酸胀感明显,术者手下有阻挡感时先纵行疏通剥离,然后纵行切开3-5刀,感觉针下无阻挡后,再将针体左右摆动3-5次,针刀有松动感时出针,按压片刻用创可贴外贴。
4.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进行手术探查,去除致压因素,切开筋膜鞘管,切除神经周围瘢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cff/1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