鍖椾含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戒笓绉? http://pf.39.net/bdfrczy/140117/4328658.html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得知好几位朋友或其家属出现耳鸣现象,给生活带来了不少问题。询问我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导致耳鸣的原因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特殊原因。
耳鸣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如果导致耳鸣的原因不明,治疗耳鸣就比较棘手,那么患者的痛苦就难以解决。有些患者医院多次,但是就是没有什么疗效。最终就有西医建议:做手术吧!
根据中医针灸疗法的常规,治疗耳鸣可以使用耳门、听宫、听会三穴,但这三个穴位要想真正有效果,需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因为毕竟这三个穴位位于敏感区域,扎针时还需要患者配合张口,其深度也是需要临床经验来探索的,恰到好处才行。
还有一些疗法,在针刺耳前三穴之外,还要配上翳风穴、健耳穴,最典型的五穴并用的方式,据说疗效很不错。
我不是专职医生,临床经验也不多,加上个人主张尽可能不在人体主干上下针。根据《黄帝内经》的主旨,我认为尽可能在四肢上使用五输穴或经外奇穴来治疗。《黄帝内经·素问·厥论》说:“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黄帝内经·灵枢·终始》更曰:“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则言:“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於四末。”王冰注:“四末,谓四支也。”可见,四肢在治疗中的及其重要作用。
当然,对于我这个非专职医生来说,四肢上扎针,安全系数更高啊!治疗耳鸣有四肢上安全穴位吗?
手上就有一个,其名曰:下都穴。其实,这个穴位是经外奇穴的八邪之一。所谓八邪,就是双手的四个手缝的位置,分别称之为大都、上都、中都、下都。这个下都穴就位于四指和五指之间的手缝。平衡针的创始人在这个附近定位了一个颈痛穴,治疗颈椎病的。这个颈痛穴与下都穴是否是同一个位置,还需要琢磨一下。但有个问题需要思考:耳鸣是否与颈椎病有关呢?
针刺方法:手心向下,自然握拳,在手背四五指缝缝尖上方五分处凹陷中,进针时避开浅静脉,用毫针顺掌骨间隙刺入0.5~1寸,左右捻转10余次,以得气为度。一般先刺患侧即效,10分钟不效时加刺对侧,留针30~60分钟,中间每10分钟运针一次,出针后压迫针孔半分钟;患者多有即时性效果。
这一针刺方法见于年《新中医》杂志中《针刺下都穴治疗耳鸣》一文,作者申健、王志良。文中介绍,作者自年5月至年1月,针刺下都穴治疗耳鸣例,男91例,女例,年龄23~78岁,平均53岁,取得满意的效果。
有关下都穴,一般的介绍是: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大成》。别名八邪4。位于手背部,第四、五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主治手臂红肿,头痛,眩晕,咽喉炎,齿龈炎等。直刺0.3~0.5寸,可灸。当今也有人认为,下都穴就是中渚穴。个人认为,恐怕不是。
王文远教授对耳鸣也有个单穴疗法,是通过腿上的耳聋穴来治疗的。
调节内耳平衡,聪耳开窍,强腰膝,调理气机。
神经性耳聋、暴震性耳聋、美尼尔氏综合症、神经性耳鸣、以及骨外侧皮肌炎、急性荨麻疹、丹毒。
位于股外侧,髋关节于膝关节连线的中点。
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和骨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交叉取穴。
1.一线三点针刺法,即中间一针达到针刺要求一定深度,将针尖退到进针部位,在向上下的顺序提插三次。2.对外耳道的化脓性炎症可配合滞针疗法。(3寸毫针向下或称45度角斜刺,针尖要触到骨膜)。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痛为主。
耳聋穴位股正中,交叉直刺皮神经。
暴震神经聋耳鸣,单独荨麻骨神灵。
中医康养:什么是“推心置腹”呢?
中医康养:学一招解决胃痉挛
中医康养:急性胃痛点穴疗法
中医康养:一个穴位搞定颈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cff/1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