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主办:医院党委
外二科成功开展显微镜下髓内神经鞘瘤手术
年4月28日,医院神经外科赵明光主任协助下,我院外二科潘文生主任、孔祥楠医生成功开展一例显微镜下髓内神经鞘瘤手术。患者于13时30分入手术室,历经2个半小时,平安术毕返回病室。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髓内神经鞘瘤?脊髓神经鞘瘤也称椎管内神经鞘瘤,在脊髓/椎管中的发生率居首位,以胸段和颈段最为常见,约占80%。患者多为中年人,性别差异不大。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检查手段,多为等或略高T1、高T2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肿瘤明显强化,与脊髓边界清晰,有时可见囊变和向锥间孔内生长。
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在保留脊髓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全切除肿瘤。
该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左大腿外侧酸痛半年。
病史:1.患者于去年11月份出现左大腿外侧酸痛,症状与腰脱相似,需要查体定位。在外院做磁共振发现病变,但未确诊,建议做增强磁共振。患者找到我科孔祥楠医生,孔医生建议其在我院做新的3.0T磁共振,检查结果诊断为“L4椎体水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免去了需做增强磁共振产生的经济负担。
2.患者有严重的哮喘史,常年服用药物支持疗法。
诊断:入院后,潘主任、孔医生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脊髓外硬膜下肿瘤,建议及时手术,切除肿瘤,缓解压迫。但该患者有严重的哮喘史,且常年服药。潘主任、刘主任、孔医生术前讨论并请呼吸科、麻醉科医生会诊,因患者既往史特殊,为避免术中出现危险,会诊医生医院治疗。但因各种因素,患者医院,希望在我院治疗,术中风险,家属愿意承担一切后果。看到家属这么信任我们,潘主任、刘主任、孔医生又找来呼吸、麻醉两个科室的主任,再一次对患者会诊,研究手术方案以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安全。
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患者平安返回病室。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和预先判断一样。以往手术都是上一级老师带的放大镜放大5倍到6倍,但同显微镜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这个手术后遗症也很多,非残即瘫,二便失禁,马尾神经感觉减退,下肢瘫痪。但该患者术后呼吸正常、血压正常、下肢肌力正常、排尿正常。
这台手术的成功,是我院纤维神经外科的里程碑!也为以后开展神经纤维外科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4月,马书记为了发展神经外科,经院班子会研究决定,为我院新进了徕卡40显微镜。有了显微镜的帮助,我们神经外科的医生如鱼得水,做起手术来有了更得心应手的工具,也让我们的医生更有信心挑战更高难的手术,为我们广大的患者服务。
外二科:杨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bjs/1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