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起法院案件背后的医美乱象市场下沉,0


随着医美机构布局下沉市场,医美消费更趋低龄化和非理性化,医美贷让小镇年轻人身陷困境而无力自拔,而不规范、弱监管的医美行业乱象成为了一张被编织得越来越密的网,而在这张网的笼罩之下,无人自由。

来源丨八点健闻作者丨吴晔婷吴靖医美下沉背后,00后成医美贷主力。被容貌焦虑控制的年轻人们正在承受着他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00后在校学生娜娜已经做过上百次整形医美项目了,她在13岁时做了第一次医美埋线双眼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年纪最小、整容最多”,她在网络上开始频频分享自己医美整形的经历,包括伪造成年身份做手术、多次整容后遗症等。

但问到为什么非要去做医美?

她只是回答,“除了整容,我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因为初中班里的男生就开始背地里讨论女生长相,会给她取各种难听的外号,还经常区别对待。“从那时起,我真切地体会到,不是长得丑活得久,而是完全没有出路。”

△娜娜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对比图。

曾经,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受到最大的苛责便是“不够美”,现在这种苛责已难以想象的压力渗透到了未成年人。

变美的渴望在同龄人的对比下变得愈发急迫,在低龄子女和父母的代际博弈中,往往由父母妥协而告终。

娜娜所在的上千人粉丝群里,最小的不到十岁,成员经常向她咨询各种整容问题,也有黑粉直接“开杠”。

容貌焦虑不仅存在于女性。攀枝花的男生小刚把自己的照片发在网上,并附上评价“长得无法用言语形容,反正就是丑”。在恶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观之后,他总结了自己的几个问题——上嘴唇厚,看起来就像是“天包地”,眼皮耷拉,给人的感觉像是没睡醒;额头、面颊、太阳穴需要脂肪填充;鼻子太塌。定下“不求帅气,只求不丑”的目标后,小刚打算用闲钱改变自己,算了下嘴唇手术、双眼皮手术、脂肪填充和注射玻尿酸,一共需要2万多元。

无数像娜娜和小刚这样的年轻人公开自己的整形日记或视频,他们不会给自己的脸打码,反而不断地更新自己变“美”的历程,以期获得“太好看了”之类的评论。

偶尔也有人问,一定要通过刀子变得更美吗?多美才算美呢?但在出现医疗纠纷之前,这些问题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

刚刚过去的3·15,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朝阳法院”)发布了《医疗美容纠纷审判白皮书》,统计了近五年(年-年)受理的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活生生的个体变成了案例躺在了白皮书里,也让大众从一宗宗案卷里看到了“医美的奇特江湖”。

“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病例不规范”,当医疗美容机构的乱象遇上就诊者(顾客)的“不理性、化名就医、在不同机构内复合诊疗、不配合鉴定”的特征,似乎纠纷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且往往难以解决。

除此之外,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医美机构布局下沉市场,医美消费更趋低龄化和非理性化,医美贷让小镇年轻人身陷困境而无力自拔,而不规范、弱监管的医美行业乱象成为了一张被编织得越来越密的网,而在这张网的笼罩之下,无人自由。

00后借贷消费医美成为新趋势

“不管你信不信,医美都必将成为0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早在年,新氧CEO金星就放曾放出豪言,认定00后的医美消费已经崛起。支撑他这一论断的是不断攀升的现实数据:中国近万的医美消费群体中,每位就有64位90后,19位00后。

同样的群体还出现在一个他们不该出现的地方。以“医美”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仅过去半年,全国各地医美的案件有好几百例,在这其中,越来越多的00后女孩作为被告出现。

如果仔细归类这些00后所涉及的案件,会发现,超过50%案件共同指向一种案件类型: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类。通俗易懂地来说,她们背上了医美贷。

上百件此类案件描绘了一个大致相似的经过:这些年轻人(大多是女孩)想要对身体某一处进行手术,通过某些医美APP线上平台找线下的医美项目,有的要动鼻子,尝试了肋软骨隆鼻术,有的要动眼睛,尝试了眼综合整形手术,还有的要瘦身,尝试了手臂吸脂、大腿环吸脂手术。

每一个单项或综合对00后的购买力来说都是挑战,在看似诱人的医美贷没出现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通过医美平台牵线,少男少女们选择分期付款,在知情的情况下,平台会与他们签订电子版《分期支付协议》,并将手术费直接支付给医美平台的,通常由某些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操作。除了要给保理公司交纳手术费和利息,还要给线上平台缴纳服务咨询费用,大部分被诉诸法庭的女孩,只交了总费用的十分之一,就再也无力偿还了。

当然也有少数消费者不知情,医美机构以免费美容为由,诱导她们签订这种消费贷。

更为夸张的是,有商业借贷公司仅去年半年就把近50位未按时还贷的90后、00后女性诉诸法庭,这还只是一家商业借贷公司半年起诉的数量。可以窥见,在医美消费日趋低龄化的同时,为医美消费背上医美贷的年轻女孩数量庞大,不理智的医美消费现象正在蔓延。

医美消费正在下沉。

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医美整形平台新氧从年就开始实施“城市下沉”战略;与之类似的更美也在年同样选择了“下沉”。“下沉”效果显著,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累计58%,比年增加约16%;年一线城市用户占比为7%,比年减少约42%。

这些深陷医美贷的女孩,大多来自经济并不发达的各地县城。1-6万元不等的医美项目,对这些女孩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年纪最小的,是出生在年的一个县城女孩,年独自借贷做医美时刚满18岁。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我想做去借贷去做隆鼻手术,可以吗?下面有个人回答:我就是贷款的。一个月还多,12期,朋友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我明明还款非常有压力还要贷款去整,可是我丑怕了。

对比以往,在医美消费贷还未出现时,做医美的年轻女孩大多经济条件尚可、或有父母支持陪同。如今这些还没有成为挣钱主力的00后,却选择了独自借贷去消费价格不菲的医疗美容服务。

这些女孩的借贷时间集中在年,新冠肺炎疫情消减了民众就医的意愿,却无法“劝退”这些爱美的女孩,仅从涉及案件数量上看,女孩去医美机构消费的热情有增无减。据新氧大数据统计,到了年,18~25岁的消费者就已经占到了54.05%。

行业野蛮生长,纠纷连年上升化名导致处理难

中国的医美市场有多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数据,年中国已超越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占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13.5%的市场份额,-年预计将保持24.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成为全球前十大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国家。

从市场规模来看,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达亿人民币,预计年将达亿人民币,年突破亿。其中,私营机构占据我国医美市场主要份额,占比达90%以上。

疫情并没有浇灭“要变美”的热情。《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遭遇疫情冲击情况下,年中国却新增了医美机构家,市场规模达亿元,占全球比重17%。

与医美行业的野蛮生长同频出现的,是医疗事故和纠纷不断。

八点健闻在裁判文书网上以“医美”、“纠纷”为关键词,发现年之后,相关判决数量激增。

就在3·15当天,朝阳区法院公布了五年来受理的件医美纠纷案件,这一数字占到他们医疗纠纷案件总量的1/5左右,且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这些案件中,以女性就诊者为原告的占绝对多数,男性就诊者作为原告的仅9件。

法院发布医美典型纠纷案例不是孤例。年5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法院”)公布的一份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中,也呈现了同样的特点。

长宁法院分析了-年受理的94件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发现自年起,此类案件数量激增。纠纷所涉诊疗部位以鼻部为主,共计39件,其他诊疗部位案件数依次为:眼部15件、胸部12件、面部11件、注射针剂7件、下颌5件、抽脂4件、牙齿4件、其他部位3件(同个案件可涉及两个以上不同部位)。

△医美手术部位占比。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bjs/135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