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导致腰椎受伤的十大因素,要时刻注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据据统计,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突破两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全国总人数的15.2%,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为啥我哪里都不突出,就腰椎间盘突出?”已成为众多病友自我调侃的口头禅。
诚然,保守治疗可以解决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问题,但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情况,一旦出现就提示着神经已经受损,部分患者即使及时治疗,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恢复,那就是马尾神经综合征!
马尾神经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外的文献报道的"马尾神经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微的马尾神经刺激症状到灾难性的神经和植物神经损害。早期症状比较轻微,可一旦发生就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患者往往因为就诊和诊断时间延误而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致残率非常高。主要影响患者的大小便功能、性功能及会阴部的感觉功能,常见症状表现有双下肢及会阴部麻木和感觉减弱或消失、排尿排便乏力、尿潴留、大小便失禁。
以下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征兆,不能有效控制还会出现压迫马尾神经或者更加严重的症状,从而出现马尾神经损伤。
没有明显外伤,突然弯腰时感觉到腰部剧烈疼痛
坐立一段时间就出现疼痛或腿部不适
咳嗽或者打喷嚏时腰痛加剧
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部出现串麻
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感觉腿无力
不经意间“最伤腰”的十大习惯
1、坐姿僵硬
人体在前倾20度坐位时,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最大。这正是我们在电脑前工作、上网、打游戏时经常保持的姿势。长期如此坐位,腰椎受压整体下沉缩短,身体的中轴线跟着后移,使椎间盘向后突出。
2、过度疲劳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腰椎大多处于屈曲状态,过度工作就等于增加腰椎屈曲的时间。统计表明,有人腰椎屈曲的频度一天中最高的可达-次。这种过多的、反复的屈曲是造成腰痛最常见的原因。
3、露腰
腰部特别怕冷。如果夏天在空调房里露腰或晚上不注意盖被子,为了抵御寒气,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使得局部血液压力循环减少,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抗生素供应,椎间盘内压力升高,造成更多的伤害
4、睡姿不佳
人一生有1/3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在卧床时应当使腰部的肌肉、椎间盘、韧带等处于自然放松休息状态。建议选择硬板床或在木板床上放较硬的席梦思等弹性卧具。另外,睡觉时的姿势以侧卧,双下肢稍弯曲位为好;如果睡时喜欢仰卧位,也可在两条膝盖下面垫一个枕头,这也可保持双下肢稍微弯曲。
5、避免抽陀螺、甩鞭子
在小区或者公园的广场上,我们会看到很多老年人选择抽陀螺、甩鞭子锻炼身体。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上肢的肌肉及关节的力量。但是对于已经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避免这些锻炼方式,因为这两种锻炼方式都有腰椎扭转的动作,而这个动作对腰椎间盘是非常大的伤害,容易加重腰椎间盘的突出。
6、下蹲过猛
下蹲时过猛或使用不正确的蹲姿,也容易拉伤腰部。正确蹲姿是,下蹲时,两腿合力支撑身体,头、胸、膝关节在一个角度上。高低式蹲姿最利于腰部健康,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腿靠紧向下蹲,右脚全脚着地,小腿垂直于地面,左脚跟提起,脚掌着地。
7、单手提重物
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个手提重物,这样容易使一侧腰肌受损而引发疼痛。正确方法是,两手分摊重物力量,让腰椎均匀受力。提的东西也不能太重,蛮力最伤腰,搬重物最好借助工具。
8、站姿不正确
常见的不正确站姿主要是含胸屈颈、双肩耷拉,这样很容易压迫嵴椎和周围神经,影响心肺功能,时间长了还会导致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等颈腰椎疾病。因此,站立时腰部要保持平直,从侧面看,耳、肩、髋、膝与脚踝应该处于一条线上,骨盆稍向前倾。
9、单肩扛重物
扛东西时,有的人习惯一股脑儿地把东西甩到肩上,用单肩的力量去扛,这个过程也可能使腰部拉伤。扛东西所用的力气是整体的,不但需要手臂的力量,还要借助腰部和腿部力量。最好先半蹲,将重物慢慢先提至腰部位置,再放在肩上,就像举重的动作一样,有一个缓冲,还要注意左右肩换着扛。建议经常扛东西的人平时加强锻炼,比如做做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深蹲等。
10、不要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对膝关节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可以在不负重的状态下锻炼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腿部肌肉的强度,但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骑自行车需要长时间弯腰,同时路上的颠簸都可能对腰椎间盘造成更大的伤害,从而加重病情,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避免长期骑行锻炼。
咨询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rhzl/1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