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注射胰岛素,你做到了吗?
整理|徐怡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占世界第一,而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胰岛素。胰岛素注射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都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注射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注射时手法错误以及患者教育不充分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影响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我国,医务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有限,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中国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在认识上还有较多的不足之处。
11月23日,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CDS)上,福建医院严孙杰教授为各位同道带来了《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年版)》解读,介绍了指南相较于版的更新要点及研究证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要内容。
严孙杰教授
1指南:从到
更新点一:胰岛素注射技术
1、针头长度
版:临床上没有证据支持推荐成人使用超过8mm长度的针头和儿童使用超过6mm长度的针头。
版:无论患者年龄、性别或BMI指数,均推荐患者使用4mm垂直注射;对于采用针头长度4mm或使用注射器的患者,当患者皮肤至肌肉层的距离小于针头长度时,推荐患者采用捏皮技术。
2、注射部位(成人和儿童)
版:注射部位按区域划分。
版:推荐特定的注射部位,与骨性或体表标志相关的确切位点。
版
版
腹部:避免以脐周为圆心,半径2.5cm的圆形区域内注射
腹部:耻骨联合以上约1cm,最低肋缘以下约1cm,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腹部区域
大腿:大腿应选择其上端外侧
大腿: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1/3
上臂:侧面或后侧面
上臂边界:上臂外侧的中1/3
臀部边界:上端外侧部位
臀部边界:双侧臀部外上侧
注射部位
更新点二:皮下脂肪增生(LH)
版:医护工作者应当仔细检查注射部位,同时将异常记录在患者的个人护理计划中,至少每个部位每年应当接受一次检查(儿童最好每次随访都接受检查)。
版:
1、所有患者在每次常规随访时,均应接受注射部位的检查;
2、糖尿病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接受正确筛查皮下脂肪增生及其它注射部位并发症的培训;
3、应当指导患有皮下脂肪增生的患者停止向病灶区域注射,感受正常组织及皮下脂肪增生部位对药物代谢的差异,告知患者当注射至正常皮下组织时,可能会有些许疼痛,要经常监测血糖以避免低血糖风险,减少胰岛素用量(往往降低20%),学习自我检查,发现正常组织及皮下脂肪增生组织的差异。
更新点三:胰岛素给药的心理问题
版:关于疼痛和注射体验的恐惧感的信息很少。
版:
1、应向所有患者及护理人员提供利于他们治疗的普遍及个体化的教育或咨询;
2、保证所有的患者和护理人员可以得到医护工作者的支持,使用病人导向的循证心理教育工具或方法来达到共同目标;
3、糖尿病护理医护工作者应该擅长于确认那些会影响胰岛素给药的心理问题;
4、医护工作者应该有一系列治疗行为技巧来减轻胰岛素治疗带来的心理焦虑及影响;
5、应使用不同减轻疼痛及/或注射恐惧的方法来减轻注射的心理影响。
更新点四:胰岛素输注
版:未提及。
版:关于导管刺入部位、并发症轮换、导管扭曲、静默性阻塞及新型输入设备推荐中均有涉及。
更新点五:针刺伤及锐器处置
版:TITAN中只提及了锐器处置。
版:关于如何防止针刺伤以及针对雇主,雇员及下游工人的危险性评估在推荐中都有全面的信息。
2从指南到实践:皮下脂肪增生
什么是皮下脂肪增生?
皮下脂肪增生(LH)是胰岛素长期注射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细胞或组织增大及硬化引起。
根据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关的脂肪增生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CCLS)结果显示,我国LH患病率为53.1%,而造成皮下脂肪增生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重复使用针头、胰岛素使用时间长、剂量大。LH不仅仅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医院和社会医疗成本。
皮下脂肪增生有哪些影响?
根据葡萄糖钳夹试验和混合餐耐量试验两项研究得出,与注射与正常皮下脂肪组织相比,将胰岛素注射于LH部位:
胰岛素吸收显著下降,血糖波动增加
胰岛素峰浓度显著降低34%
胰岛素对血糖的作用在前4小时下降了27%
餐后血糖浓度显著增加,在注射后2-5小时增加58%
如何预防皮下脂肪增生?
严孙杰指出,避免针头重复使用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的有效办法。
目前针头重复使用是相当常见的情况,但是针头重复使用的后果极其危险,研究显示:
1
针头重复使用2次,皮下脂肪风险增加54%
2
针头重复使用3次,皮下脂肪风险增加76%
3
针头重复使用6次,皮下脂肪风险高达85%
因此,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纠正和避免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注射笔用针头的重复使用是重中之重。
3从新指南看安全注射
针刺伤一直是医护人员最严重的职业安全威胁之一,超过30种血源性细菌和病毒能通过针刺伤进行传播。
年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份有效问卷中,41.45%的护士发生过糖尿病药物注射相关的针刺伤,累计发生胰岛素相关针刺伤86次/千人。
而对于针刺伤,新指南也从“减少不必要的注射、加强安全针装置和容器、规范操作、个人防护及行政控制”五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采用规范的注射不仅仅是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手段!
综上,基于版,版从实践和循证的角度提出了更新的全面的建议,而指南的推广和实施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yxjtouga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yfbf/1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