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不怕,让生命不再颤抖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77565.html

我颤抖,但我并不怯懦

我迟缓,但我并不彷徨

我僵硬,但我并不固执

……

尽管病魔可恶

但我们终将携手攻克

年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帕抗帕,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并且其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印象中叫“抖抖病”,但实际上只有约70%的患者有手抖,但所有患者都会有行动迟缓、肢体僵硬、行走不稳,也就是常说的动作慢、僵等运动症状,除此之外,还会有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眩晕失智(神经中西医)科在主任崔瑞亭的带领下,对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诊疗模式日渐成熟。从临床诊断、药物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帕金森病诊疗体系,提高了精细化诊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科室副主任医师赵君作为一名帕金森病诊疗专家,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DBS术前评估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她对每位帕金森患者建立医疗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通过国家神经变性病大数据平台、患者交流群等方式长期记录,通过多方面治疗帮助患者与帕金森病赛跑。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知“帕”不怕?怎样做才能预防帕金森病呢?赵君对于有关帕金森病的疑惑进行了解答,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较为常见的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通常从一侧肢体开始起病。在疾病早期,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单手出现几乎无法察觉的震颤或手部活动的笨拙;也可能会出现走路时手臂无摆动的情况;面部表情可能会减少或没有表情;说话声音变小,或发音含糊。随着病情进展,帕金森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表现为行走缓慢,平衡功能变差。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

运动症状:

静止性抖动:肢体静止时出现抖动,活动时抖动缓解(静止时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随意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肢体僵硬:感觉肢体发僵发硬,肢体、躯干、颈部弯曲感觉到明显阻力;

行动迟缓:写字、系纽扣时手指不听使唤,字越写越小,说话明显变轻柔缓慢;

姿势异常:站不稳,走路时出现小碎步,易跌倒。

非运动症状:

睡眠障碍:睡眠中大喊大叫、挥舞手脚;

精神症状:不明原因的情绪低落,抑郁、痴呆、出现幻觉;

感觉障碍:不明原因的嗅觉减退、手脚麻木、肢体关节疼痛;

自主神经症状:顽固性便秘、小便不顺畅、头晕、夜里大量出汗、流口水

面部表情减少。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帕金森病?

1、高龄老年人;

2、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人群;

3、有头外伤史人群;

4、长期接触农药以及汞、铅、锰这些金属的人等会增加得病的危险。

帕金森病该如何治疗

帕金森病不能被治愈,因此治疗是终生的,不仅要重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能改善药物治疗无法处理的问题。帕金森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康复锻炼等。

1、药物治疗,发病早期,药物治疗是基础,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情况选择不同机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对减轻症状、延缓病程有一定的效果,药物治疗贯穿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

2、手术治疗,即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主要针对药物疗效减退且出现药物导致的运动并发症的患者,如出现异动和症状波动等,此时,DBS疗法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大大的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以及症状波动,提高生活质量,是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获得良好生活质量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3、康复训练疗法,主要通过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头颈部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收到效果。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1、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不仅可以延缓衰老,也可以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能力;

2、避免长期接触农药、杀虫剂,或者锰、汞这类重金属。必须接触,要做好防护;

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饮茶和咖啡可能降低患帕金森的风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维持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6、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等先期征兆时,医院就诊。

呼吁大家共同关爱帕金森患者,

让生命不再颤抖!

记者/艾文慧通讯员/董晓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yfbf/143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