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4


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髋部疼痛,夜间痛剧,刺痛不移,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暗或有瘀点,苔黄。

(二)肾虚血瘀证:髋痛隐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

(三)痰瘀蕴结证:髋部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形体肥胖。舌质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髋部疼痛

1.评估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与负重、活动及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时使用拐杖,避免患肢负重.

3.遵医嘱中药熏蒸。

4.遵医嘱中药塌渍。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二)关节屈伸不利

1.评估患者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对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协助患者生活所需。

2.遵医嘱蜡疗,协助患者进行髋关节被动锻炼。

3.遵医嘱中药塌渍。

4.遵医嘱中药熏蒸。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类药物,饭前温服。

(2)肾虚血瘀证:补益肝肾,行气活血类药物,饭后温服。

(3)痰瘀蕴结证:祛痰化湿,活血化瘀类药物,两餐之间温服。

(4)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蒸(详见附录2)。

2.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4.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5.蜡疗(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排尿困难。

(1)遵医嘱艾灸,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

(2)热熨下腹部,配合穴位按摩,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

2.腹胀便秘。

(1)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足三里、大横、天枢等穴。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小肠、脾、胃、交感等穴。

(3)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中药贴脐。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疼痛较甚时卧床休息,下床时扶拐或坐轮椅。

2.肾阴虚者室温宜略低,凉爽湿润;肾阳虚者住向阳病室为宜。

3.教会患者正确的睡姿、坐姿,避免下蹲、坐矮凳子、弯腰拾物、前倾系鞋带等动作。

4.告知患者扶拐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教会正确使用拐杖和维护拐杖方法。

5.单侧患病坚持扶拐不负重行走,双侧患病则需坐轮椅,避免股骨头塌陷。

(二)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证: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鲈鱼、红糖、山楂、生姜、桃仁、百合等;忌煎炸、肥腻、厚味、寒凉的食品。食疗方:山楂桃仁粥。

2.肾虚血瘀证

(1)肾阴虚患者宜食滋养肾阴的食品(不宜与萝卜同服),如大枣、枸杞子、黑芝麻、甲鱼肉、桃仁等;忌辛辣香燥的食品。食疗方:枸杞大枣粥。

(2)肾阳虚患者宜食温壮肾阳,补精髓的食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的食品,食疗方:核桃黑芝麻粥。

(3)血瘀患者宜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红糖、山楂、生姜、桃仁等;忌煎炸、肥腻、厚味的食品。

3.痰瘀蕴结证:宜食健脾除湿、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山药、薏苡仁、赤小豆、木耳等;忌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的食品。食疗方:苡仁赤豆粥、冬瓜排骨汤等。

(三)情志调理

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2.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病程迁延,治疗时间长,鼓励家属陪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3.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康复指导

1.搬运时将髋部水平托起,不可牵拉,动作轻、稳、准,防止髋关节脱位。

2.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外展、屈髋主动锻炼。注意髋关节外展不大于30°,屈髋不大于90°,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3.髋关节置换术后要做到三不:不盘腿、不内收,下蹲动作>90°。

4.术后康复:

(1)手术当日平卧位,抬高患肢,保持患侧髋关节外展15~30°中立位,两腿之间置软枕。

(2)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3)术后第二日平卧位,如需坐起时髋关节屈曲≤90°。

5.术后引流管拔除后,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机(CPM)进行髋关节伸屈锻炼。

6.扶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附件)

五、护理效果评价

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附件:

扶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拐杖的使用方法

(1)三点步方法

1患腿和两侧拐杖同时伸出→健腿伸出。适合于一侧下肢障碍,患腿只能部分负重或完全不能负重使用,步行速度快,稳定性好。

2四点步和两点步:一侧拐杖→对侧腿→另一侧拐杖→另一侧腿,此为四点步。步行速度稍慢,但稳定性好,近似于自然步态,熟练后可以将一侧拐杖与对侧腿同时交替前行,此为两点步。

2.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拐杖:患者自然站立时,身长减去41cm即为拐杖的长度,股骨大转子的位置即为手把持的位置;或以自然站立,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腋窝的距离即为拐杖的长度,屈肘30°,腕背伸时掌面即为手把位置。

(2)检查拐杖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告知患者使用拐杖时用力点在手部,不可依靠腋窝用力,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3)扶拐上下台阶

1上楼梯时,扶双拐立于楼梯前,健侧腿先上台阶,将身体重量放在手上,双拐与患侧腿跟上,保持身体平衡。

2下楼梯时,双拐与患侧腿先下,再将健侧腿迈下至下一台阶,患足与双拐始终在同一台阶上。

(4)坚持扶拐和患肢不负重行走。单侧患病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双侧患病则需坐轮椅,避免股骨头塌陷。

(5)扶拐行走时有人陪伴,穿防滑鞋,防跌倒。

(6)定期复查,在医师指导下逐渐负重或减少扶拐时间。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先天不足证:发病隐蔽,四肢酸软,疼痛绵绵,神疲乏力。舌淡红,苔白。

(二)血瘀气滞证:患处疼痛,跛行。舌质可紫暗或舌有瘀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负重、活动、体位的关系。

2.注意髋、膝部保暖。

3.遵医嘱中药熏蒸。

4.遵医嘱中药塌渍。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早期卧床休息,配合医师行患肢皮牵引。

(二)髋部功能障碍

1.评估患儿生活自理或活动的能力,协助患儿移动肢体及日常生活。

2.遵医嘱协助进行髋关节被动锻炼。

3.下地活动的患儿需佩戴支具,在他人陪伴下不负重行走,并防止跌倒。

4.遵医嘱中药外敷。

5.遵医嘱中药塌渍。

6.遵医嘱中药熏蒸。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需口服中药汤剂患儿,分次诱导服用,哭闹时用糖块安抚。

(2)告知家长服药时间。

(3)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蒸(详见附录2)。

(2)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急性期患儿卧床休息,避免髋部负重。石膏或支具固定后患儿平卧位,保持患肢外展40~45°,内旋10~15°。石膏未干时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压迫皮肤,并要防止石膏断裂。搬动时将髋部水平托起,不可牵拉。

4.保持皮肤和石膏清洁干燥,如石膏有异味或污染,及时更换。

(二)饮食指导

1.先天不足证:宜进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食品,如牛奶、黑芝麻、核桃仁、藕粉、胡萝卜、粟米、牛骨髓等。

(1)肾阳虚者,宜进温壮肾阳,补精髓的食品,如羊肉、鸡肉、核桃仁;忌生冷瓜果及寒凉的食品。食疗方:干姜煲羊肉。

(2)肾阴虚者,宜进滋阴填精、滋养肝肾的食品,如百合、红枣、牛奶、木耳;忌辛辣香燥的食品。食疗方:百合红枣粥。

2.血瘀气滞证:宜进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茴香、蛋、奶、鲜榨果汁等。忌煎炸、肥腻厚味的食品。

(三)情志调理

1.向家长介绍本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使用鼓励赏识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多引导,使患儿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3.向年龄大的患儿及家长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鼓励家长之间多交流治疗康复经验,相互鼓励支持。

(四)康复指导

1.多与患儿家长联系,了解患儿治疗、康复进展,及时予以相关指导。

2.遵医嘱指导并协助患儿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1)股四头肌的训练。

①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日2~3次,每次10~20下。

②助力下直腿抬高(通过手的助力帮助完成直腿抬高),直腿抬高30°,保持10秒,重复20~30次。

③主动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方法同前。

(2)屈髋练习: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的患侧髋膝屈伸能力锻炼,屈髋度数不大于60°。

五、护理效果评价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血瘀气滞证:骨折初期,伤后1~2周。局部肿胀压痛,舌质淡,苔薄白。

(二)瘀血凝滞证:骨折中期,伤后2~4周。伤处疼痛拒按,动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

(三)肝肾不足证:骨折后期,伤后大于4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淡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伴随症状,是否有被动牵拉痛,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中药外敷。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穴。

(二)肿胀

1.评估肿胀的程度、范围、伴随症状,有无张力性水泡并做好记录。

2.密切观察有无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可能:肿胀进行性加重、皮肤张力增高,水泡、肌肉发硬、不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肢体颜色发绀或苍白,应立即报告医师,作好切开减压术前准备。

3.观察肢体血运及颜色。

4.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

(三)功能活动障碍

1.评估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肢体活动情况。注意防止石膏支具压迫腓骨颈部导致腓总神经受压,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给予支具固定,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

3.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肢,避免骨折处遭受旋转和成角外力的干扰。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

2.下床活动时防跌倒。

(二)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证: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红糖、山楂、生姜等,少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可过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食物。

3.肝肾不足证: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鱼、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的食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以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三)情志调理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消除不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或听音乐,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四)康复指导

1.在医师(康复师)的指导下,帮助和督促患者康复训练。

2.告知患者应坚持功能锻炼,促进胫腓骨骨折功能恢复,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屈伸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20分钟。

4.术后康复。

(1)遵医嘱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膝、踝关节主动活动。

(2)遵医嘱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逐步过渡到单拐逐渐负重。

(3)功能锻炼以患者自感稍微疲劳、休息后能缓解、不引起疼痛为原则,并应循序渐进。

五、护理效果评价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

(二)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

(三)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四)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膝关节疼痛

1.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物理治疗。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6.遵医嘱艾灸,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等穴。

7.遵医嘱拔火罐,取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

(二)膝关节肿胀

1.评估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测量髌骨上下缘腿围。

2.遵医嘱对风湿热痹症肿胀患者局部予膝关节冰敷治疗,注意防止皮肤冻伤,观察治疗效果。

3.遵医嘱物理治疗。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塌渍。

6.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膝关节僵硬

1.评估僵硬发生时间、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和生活自理能力。

2.遵医嘱药熨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解溪穴等穴。

4.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2.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3.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4.药熨法(详见附录2)。

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6.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7.艾灸(详见附录2)。

8.拔火罐。

(1)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口径大小适宜的火罐。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部及臀部;口径适中的用于四肢平整部位;口径小的用于关节部位。在本病中,应选用口径小或适中的火罐。

(2)其他详见附录2。

9.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失眠: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心等穴。

2.疼痛:

(1)疼痛评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膝等穴。

3.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

2.加强对膝部保护,戴护膝保暖。

3.患肢可垫软枕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

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日光照射,防止骨质疏松。

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就医。

(二)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忌生冷、发物及煎炸品。

1.风寒湿痹证:宜食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食品,如姜、蒜、辣面条等。趁热食用,以汗出为度。忌生冷、性凉及肥腻食品,如柿子、螃蟹、蚌肉、海带等。

2.风湿热痹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薏苡仁、冬瓜等。忌生冷、辛辣、滋腻、温燥、伤阴的食品,如洋葱、荔枝、狗肉、羊肉等。食疗方:苡仁冬瓜汤。

3.瘀血闭阻证:宜食活血通络、温经壮阳的食品,如山楂、木耳、黑豆、核桃、乌鸡汤等。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的食品,如肥肉、烤肉等。

4.肝肾亏虚证:宜食补益气血,益肝肾的食品,如山药,枸杞等。忌发物、肥腻的食品,如鱼、虾、鸡蛋等。

(三)情志调理

1.耐心向患者讲述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介绍成功案例,消除紧张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开展集体健康教育或者患者交流会,创造患者之间沟通机会,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分享经验,提高认识,相互鼓励,增强治疗信心。

3.指导患者开展读报、听音乐、与人聊天等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对于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采用暗示疗法以缓解不良情绪。

4.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亲情关怀。

(四)康复指导

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

1.早期功能锻炼。

(1)肌肉训练

①股四头肌练习:绷紧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

②直腿抬高:在床上绷紧伸直膝关节,并稍稍抬起,使下肢离开床面,保持5~10秒钟。

(2)关节训练

①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运动。

②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3)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等活动。

2.晚期行手术治疗,术后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

(1)手术当日平卧位,抬高患肢。

(2)术后6小时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遵医嘱监督指导患者使用下肢关节功能康复机(CPM)进行膝关节屈伸锻炼。

五、护理效果评价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
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ysjk/9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