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您所不知道的那些事二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http://m.39.net/pf/a_4651542.html
胰岛素注射,您所不知道的那些事(二)

针头长短如何选?

注射部位如何换?

针头多久一更换?

(想要了解胰岛素注射系列第一期的文章,关于胰岛素正确注射方法,文末有链接,点击即可快速查阅)

“为什么我打胰岛素的部位总有硬疙瘩?”,

“我打针每次都要换针头吗,消消毒不就行了?”

“针头是越长越好吗?”

类似的话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听见,今天将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针头怎么选?

成人皮肤厚度大约为1.25mm到3.25mm,平均厚约2.0mm。而胰岛素是必须打到皮下,以确保胰岛素吸收的速度与血糖吸收峰值吻合。

由此可见使用较短针头(4mm、5mm)对所有体型成人患者更为安全有效,推荐采用垂直进针,且无需捏起皮肤。

使用≥6mm的针头时需捏皮和(或)45°进针,以降低肌内注射的风险。

注射部位的轮换

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都是由于胰岛素注射技术不当所造成的。

胰岛素属于生长因子,有促合成作用,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导致的损伤及胰岛素促生长特性共同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的发生。进而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致使血糖波动。

为什么会出现皮下脂肪增生?

1.同一部位反复注射胰岛素,不轮换或不正确的轮换注射部位

2.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

3.胰岛素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越长脂肪增生风险越高

(关于脂肪增生的危害在今后的文章中我们也会为您介绍)

如何避免脂肪增生的发生呢?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以及针头一次一换是必须做到的

一种已证实有效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法:

1.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和臀部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

2.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注射时,连续两次注射间隔至少一厘米(大约一个成人手指的宽度)。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至症状消失。

因胰岛素吸收速度不同,所以其适宜选择的注射部位也不相同。

胰岛素的吸收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外侧

(关于正确的注射部位您可点击文末的往期回顾查阅胰岛素注射系列文章第一期)

那么不同种类的胰岛素适合注射在哪个部位呢?

胰岛素种类

推荐注射部位

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任一常见注射部位

短效胰岛素(如: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腹部

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

预混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

早餐:腹部

晚餐:臀部或大腿

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大腿或臀部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

任一常见注射部位

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

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

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1

注射针头需一次一换

我们来看一张重复使用的针头在高倍镜下的图片

小小一枚针头,重复使用却能引起大问题

1

增加注射疼痛感

长久使用的针头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钩形弯曲,导致注射部位流血、擦伤,增加注射的疼痛感

2

断针的几率增加

3

感染机会增加

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忘记卸下针头,从而导致细菌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药液,增加注射部位感染的机会。

4

针头阻塞

使用过的针管内通常会残留胰岛素,导致结晶产生,造成针头阻塞。

5

皮下脂肪组织增生

6

空气进入笔芯

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关于针头的选择、注射部位的轮换、以及针头的更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对糖友们居家使用胰岛素时有所帮助。

下期预告

胰岛素注射系列第三期将为您介绍:

1、胰岛素都要放在冰箱中储存吗?应该如何保存?

2、胰岛素有没有有效期,是多久呢?

3、胰岛素注射还需要注意什么?

●胰岛素注射,您所不知道的那些事(一)注射技术

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科室介绍

天津医医院(医院)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是我院最早成立的以代谢病为特色的科室之一,具有丰富的糖尿病诊疗临床经验。现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护理人员均具有本科学历,并有经过国家认证的胰岛素泵师及糖尿病专科护士。科室擅长糖尿病前期、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善于利用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等多种先进方法帮助血糖控制,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cjby/131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