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最新发布疫苗接种新变化,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及说明(版)》,小助手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新版的疫苗接种方案有哪些变化。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版)

(点击图片可放大)

对比之前的版本,版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有2个新变化:

NO.1:脊灰疫苗接种2+2

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延续了年底国家卫健委调整后的方案,即「2+2(注射2剂IPV+口服2剂bOPV)」。

同时,最新版明确提出:如儿童已按免疫程序完成4剂次含IPV成分疫苗接种(如:五联疫苗),则4岁可不再接种bOPV。

NO.2:麻腮风疫苗代替麻风疫苗

麻疹、风疹、腮腺炎是宝宝常见传染病,在国家法定传染病中有着响当当的名号。

以前,宝宝到了8月龄要打1剂麻风疫苗,18月龄再打1剂麻腮风疫苗。现在,8月龄打的也是麻腮风疫苗,不仅对麻疹、风疹的保护效力一样,抵抗腮腺炎的抗体水平也直线上升。

除了免疫程序的变化外,增加和修订了更明确且贴心的内容:

01.明确接种部位将疫苗接种部位集中到“一般原则”部分统一表述,而且明确: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首次在免疫程序中增加左右大腿为接种部位。02.明确同时接种原则(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二)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

(三)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灭活疫苗、注射或口服类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03.增加特殊儿童接种原则

明确提出了下列情况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上述情况儿童,只要是健康状况稳定情况下,都应正常接种各类疫苗。

04.调整特殊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原则

针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所生的新生儿,明确建议使用10微克酵母工艺乙肝疫苗或20微克CHO(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工艺乙肝疫苗,此前并未进行严格区分。

如果母亲为HBsAg阳性或不详,新生儿的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从原先的出生后24小时内改为出生后12小时内;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2月、7月龄时重新按照程序完成3剂次接种。

05.明确早产儿卡介苗接种原则

明确早产儿胎龄31周且临床情况稳定时,可以接种BCG;胎龄≤31周的早产儿,临床情况稳定时可在出院前接种。

06.扩大补种年龄

针对儿童疫苗补种的年龄,从14岁提高到18岁,也就是所有未成年人未完成相关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小助手提示:

免费疫苗是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接种的疫苗。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园、入学甚至出国。

请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人员收藏并掌握新的疫苗接种程序,提醒家长按时接种疫苗,并做好疫苗接种登记工作哦。

▼相关阅读▼托育必看丨托育机构“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重点解析备案攻略丨托育机构卫生评价报告之“保健室或卫生室设置”重点解读

内容参考自丁香妈妈、小豆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cjby/132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