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运动时,我们大多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进行长距离有氧运动时,路过半程我们会发觉自己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肌肉无力的生理现象,但我们又不可放弃,咬着牙坚持下来继续奔跑,再经历一段魔鬼般的折磨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顺畅,开始游刃有余起来……在这样的跑步经历当中,出现了两次截然不同的运动生理状态,我们将它们分别称之为“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先来瞧瞧了极点的官方解释: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征。“极点”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心率急剧加快、情绪精神低落。看,像不像你在运动会上跑米,比赛进行过半时你的状态?但是任谁都不能放弃,更何况在同等水平下,竞技体育拼的就是谁比谁更狠一些。经历过非人磨难后的你,终于也开始“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你的运动生理来到了“第二次呼吸”的稳定状态。“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状明显下降,人体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自如。“第二次呼吸”的生理表现:器官惰性被克服,氧供应上升、身体乳酸堆积下降。此时的你越跑越轻松,耳边的风呼啸而过,观众的加油呐喊声不绝于耳,你的送髋幅度越来越大、双腿间的频率也渐渐加快、步幅渐渐增宽、甩开对手的距离也越来越明显……不过你也别太过早的高兴,这样的状态并不能维持很久。在“第二次呼吸”出现后,我们机体的运动能力表现为一种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是指你的氧供应大于你的氧消耗能力,此时你进行的多为有氧运动,乳酸堆积进一步下降。这样来看,在比赛的冲刺阶段你仍有力量发起最后的冲锋。假稳定状态是指你的氧供应小于你的氧消耗能力,此时你进行的多为无氧运动,乳酸堆积进一步加强,而过多的乳酸堆积会造成你的运动性疲劳,如果不进行适当调节,对你的比赛进程和最后冲刺发力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通常建议当你出现“第二次呼吸”的生理状态时,不要盲目兴奋,调整呼吸与节奏,把控自己身体的每一处小细节,为最后两圈做好拼杀的准备!所以,你明白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cjby/1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