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神经损伤后,要最大限度的恢复手的功能,除了需要手术和药物的治疗之外,还需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但患者恢复需要的时间长,因此家庭康复十分重要。
一、健肢辅助训练法
①健肢辅助训练法的目的:防止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②指导训练方法:
1)屈肘、肩上举、后伸的辅助训练法:
健手握着患肢,双手握拳(起始);健手带动患肢屈肘(反复操练);
健手带动患肢上举;健手带动患肢后伸,逐渐上举。
2)肩前屈、上举、外展、旋转的辅助训练:
健手托住患肢肘关节(起始);健手带动患肢上提;健手带动患肢逐渐上提,并超过头部;健手带动患肢抬举到一定程度,向左旋转;健手带动患肢抬举一定程度,向右旋转;略弯腰背,肘关节半屈曲,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左右旋转(肩部运动)。
3)伸腕、伸指的辅助训练法,屈腕、屈指的辅助训练法:
健手握住患手掌心部;用力向上伸腕、掌指及指间关节;健手托住患肢手背,用力向上屈腕、掌指及指间关节。
③注意事项:
一般每日3-6次,每次15-20分钟;坚持天天练习,循序渐进,防止锻练过度;造成局部肿胀加重、肌力减退应观察或停止;发热或急性感染等疾病的急性期或剧烈疼痛或出血等禁忌训练;损伤性骨关节炎、骨化性肌炎治疗期禁忌局部活动。
二、感觉功能训练
①感觉功能训练目的:
上肢(手)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和感受器,手的触觉、压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等都很敏感。手部的感觉包括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运动觉、振动觉和位置觉)和复合感觉(两点辨别觉和形状觉等)。
支配上肢(手)部运动和感觉的神经主要是臂丛神经及其分支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
上肢(手)周围神经损伤,经修补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感觉状态。由于髓鞘的不成熟、感觉传导减慢或由于神经轴索再生长不全或错误链接以及神经末梢排列错误,阻碍了许多新生的轴突芽长入原来的髓鞘内,因而出现了非正常感觉和某些部位的感觉缺失。也可能是大脑皮质未能正确识别已改变的由再生轴索或感觉终端器传来的输入信息,这就需要大脑的重新认识和辨别,对新的刺激模式作出相应反应。由于在修补远端少数小神经纤维和感受器的功能异常,因而可出现感觉定位和定性改变。进行感觉训练的目的使病人功能性的感觉、触觉水平尽可能达到最高程度的恢复。感觉训练常常需要视觉的帮助,运用各种方法对感受器重复刺激,使病人大脑建立新的信息接受及处理。具体过程是通过视觉或记忆刺激的感觉,注意体会刺激的性质和程度,以及不同刺激的不同感受,经过闭眼—睁眼—闭眼的训练顺序,为病人提供感觉信息,从而进行大脑高级皮质中枢重新整合作用。
手的感觉恢复顺序是痛觉、温觉、33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恒定性触觉、Hz振动觉、辨别觉。神经损伤后早期可进行痛、温觉等保护觉及振动觉训练,后期可进行移动性及恒定性触觉、形状觉、辨别觉训练。另外,还应进行刺激定位觉训练。
②训练方法
1)痛、温、压觉训练:
这是一种保护觉的训练,可使用针刺、冷热、深压。让病人体会每一种感觉的特点,今儿分别进行各种感觉刺激,按照闭眼—睁眼—闭眼的顺序,反复强化练习,通过训练使病人重新建立感觉信息处理系统。
如触摸冷热两杯水,进行区分,有进步时逐步减小温差训练。
2)早期刺激辨别觉及定位觉的训练:
康复治疗师或训练者(家属)用手指指端掌面(指尖部位)敲打患者手掌面,或用铅笔头、筷子头部(削尖打磨处理)压于手掌上来回移动。病人必须注视压点,用视觉来协助判断点的位置;然后让病人闭眼,健手指示敲击点部位,然后睁眼确认,再反复练习。这样反复学习,直至病人能够较准确判断刺激部位。
3)辨别觉得训练:
让病人辨别粗细不同的表面,进行记忆。开始应从不同素质的物品至光滑粗细差别较大的表面开始练习,反复摩擦皮肤来增强分辨能力,逐渐过渡到分辨粗细差别较小的表明面。仍可按闭眼—睁眼—闭眼的训练顺序进行。如闭眼先后触摸粗布和玻璃,睁眼进行区分。
感觉再训练的后阶段:a形状辨别;b循序渐进的训练。病人分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品:由大到小,由厚到薄,由粗糙到光滑。还可以选用日常生活用具,如纽扣、钱币、钥匙和锁、插销、水龙头、大小碗筷、三角尺,以及手功能灵活性训练等。
4)脱敏康复法:
皮肤感觉过敏是神经再生的常见现象,可能由于不成熟的神经末梢敏感度增加以及感觉器易受刺激。病人常为皮肤敏感而困惑,不愿活动,很难接受客服神经敏感的治疗。事实证明反复刺激这个敏感区可以制服敏感现象。若这种现象不克服,很难进一步做一下治疗,如感觉再教育、肌力加强、手功能灵活性活动等。
脱敏包括两个措施:一是鼓励病人使用敏感区。如果不适用这一敏感区,其它功能锻炼则无法进行。这种敏感是神经再生过程的必然现象和过程。待神经端修复后,敏感区会自然减轻,减少病人的恐惧心理。二是在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可先用无刺激的物质,如某些植物(黄豆、芝麻、蚕豆、赤豆),待脱敏后,可用不同的接触措施来进行刺激。
神经损伤后长出现过敏,可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将还手置于细沙粒中,反复抽出、插入,进行摩擦,至皮肤麻木无感觉。适应了上述刺激后,增加刺激强度。例如,将手放入粗些的沙粒中进行摩擦,进而放入芝麻(大米)、赤豆、黄豆、蚕豆(花生米),按小弱至大强的顺序进行脱敏治疗,可取的比较好的疗效。
三、作业训练:
①作业训练的目的:
锻炼手的灵活性和全面功能,尽早返回社会。
②训练方法:
日常生活多运用患肢,如扣纽扣、系鞋带、打字、写字等。
③注意事项:
避免重体力活。
摘自:上肢神经损伤的康复(自我训练及家庭护理)
什么是泛发型白癜风白癜风前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cff/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