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穴暴聋暴哑暴盲可针至阴


北京手足癣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至阴

《针灸穴名解》:

本经自申脉以下,有阳极反阴、动极生静之意,故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即《素问·阴阳离合篇》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

《庄子》云:“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本经之气,由巅顶下行,达于足末,犹肃肃出乎天也。复由本穴转足少阴、由涌泉穴上行,经然谷之然及照海之照,迨其入腹而有大赫之赫,即赫赫出乎地也。

养生家喻头为天,喻腹为地。且本经含意,头宜清凉,即肃肃也,腹宜温热,即赫赫也。命门之火,即人身热能之源也。古人于穴位命名,本有深意在也。又考人之能否力强长寿,即根于命门火力盛衰,及肾宫水源盈亏,二者是否平秘。故古人有年垂百岁而能生子者。史载武王崩年九十三,而成王八岁,是武王八十六岁生子也。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片截取自

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针灸大成》主治主目生翳,鼻塞头重,风寒从足小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眦痛。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所出为井金。膀胱虚补之。《中国针灸学》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一分许。《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侧坐或仰卧位。在足小趾外侧,由足小趾趾甲外侧缘(即掌背交界线,又称赤白肉际)与下缘各作一垂线之交点处,距趾甲角0.1寸,即为此穴。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至阴(井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如韭叶。(《甲乙》)在足小趾外侧,距指甲角0.1寸许取穴。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足下热,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针0.2寸;可灸。《席弘赋》脚膝肿时寻至阴。《金鉴》妇人横产,子手先出。《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至阴(井穴)

足太阳膀胱经。

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头痛,鼻塞,鼻衄,目痛。

1.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的趾背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的脂肪组织构成。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和趾背动、静脉。由于该穴皮肤厚,皮下组织致密,神经末梢丰富,故针刺时有明显的痛感。该穴的深面为小趾远节趾骨。

图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足太阴膀胱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

3Dbody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针灸穴名解——高式国著》、《针灸大成》、《中国针灸学》、《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快速取穴彩色图解》、《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图片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大家中医app,视频录自于

3Dbody。图片与视频下皆已注明。明德初心仅作为专业学术分享使用,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yfbf/140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