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跑友反馈膝盖外侧疼痛问题,一般来说,这是髂胫束综合症(ITBS)的表现,今天就来看一看ITBS是什么
一、ITBS图解(通常体现为膝盖外侧的疼痛)
二、ITBS问题的关键不在膝盖而在臀部?虽然现在关于ITBS的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已然有了大体的共识,分为训练因素和结构因素。训练因素包括:在下坡道、弧形跑道跑步,突然增加速度或距离;结构因素包括:膝内翻(o型腿)、胫骨过度内旋、足过度内翻和髋外展肌群肌力不足。训练因素是人为可控的因素,在此不细说。结构因素中的前三条都是先天结构决定。唯独髋外展肌群(臀部侧面)肌力不足可人为干预。那么,为什么是髋外展肌群呢?为什么髋关节肌肉的强弱会影响到膝关节的疼痛呢?在人体科学中,切勿将其拆分看问题,人作为一个整体,某个的健康与否都可能影响到其他部位,比如颈椎病可由腰肌劳损引起,踝关节习惯性扭伤可由髌骨劳损引起等等,所以将人看做整体分析便不难理解臀中肌的重要性。
首先,骨盆位置和髋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人的运动至关重要,骨盆处在人体正中,骨盆不稳定,往上可影响到肩胛骨,往下可影响到踝关节稳定性。跑步的基础姿势是不停交换的单脚着地的动作,其运动链的核心就是骨盆的正确位置。试想如果骨盆错位,在长跑过程中相当于不停的重复这个错误的姿势,疼痛的产生也就理所应当了。而固定骨盆最重要的肌肉便是臀中肌。臀中肌的重要性也是近些年才被运动科学界提上日程的,在以前有髌股疼痛综合征的运动员总被认为是股四头肌不够强壮才导致髌骨移位力线不正确,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臀中肌的薄弱对于膝关节甚至踝关节的影响比股四头肌薄弱的影响严重的多。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臀中肌的功能是稳定骨盆,并使髋关节做除了内收以外所有方向的运动,当稳定髋关节的肌肉薄弱,稳定骨盆的任务就需要膝关节和股骨外侧的肌群来承担,也就是说,当你的臀中肌弱就去跑步,臀中肌所不能承受的力向下传导便由膝关节承受,自然而然的膝关节就会出现各种毛病。(臀中肌的专项训练需要各位自己去找资料研究了)
三、自疗建议
(一)髂胫束伸展让没有受伤的腿交叉置于受伤腿的前面,身体向下弯并尝试接触脚趾。保持30秒,回到原来姿势并重复2次。
(2)站位小腿伸展
向墙壁,双手放于墙上和双眼同高。没有受伤的腿放于受伤下肢前面约30-45厘米。保持受伤下肢伸直,足跟紧贴地面。慢慢弯曲前面的膝关节。向前倾斜上身直至小腿感到拉紧。保持30-60秒,回到原来姿势并重复3次。
(三)股内侧肌等长训练
平躺在床上或地上,患肢向前伸直。用力收紧股四头肌(即大腿前方的肌肉)使膝关节后方向下压。集中保持膝关节内侧肌肉的收紧。保持5秒,回到原来姿势并重复20次。在膝下垫一卷起的毛巾可以让膝关节更舒服。
(四)交叉腿
平躺,伤腿跨在另外一条腿上面,用和伤腿相对的手向肩膀方向拉伤腿膝盖,保持脚平放在地上,保持直到感到臀部外侧被拉伸。
近期建立起的运动损伤恢复观念是:休息+拉伸+核心肌肉群训练,尤其是最后的核心肌肉群训练,如果不加强的话,损伤康复后,还是会经常性地损伤。很简单的道理,想要膝盖不受伤,其他地方的肌肉就要替他多分担,如何分担,力量强大了才行,这在后期的学习分享中会陆续提到,有兴趣的可以先了解。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jcff/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