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期两天的(11月17、18日)杭州滴水公益《危机干预论坛》,准时在杭城华辰银座酒店开坛。本论坛由滴水公益海豚热线部、海豚救援队主办,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共杭州市社会组织综合委员会、九堡街道团工会协办。
今日专家:梁铁成(点击查看今日专家、明日专家介绍)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心理与精神卫生医学主任技师
心理学高级讲师
唐山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民警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
唐山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
梁老师作为唐山大地震亲历者、众多灾害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双重身份开讲《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总体》:
从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之首的唐山大地震开始讲,23秒内毁掉的城市、24.2万死亡的人,扭曲的铁路轨道、裂开的地面、97%被毁掉的地面建筑开始讲,还有四川地震、天津大爆炸、新疆七五事件等灾难事件,告之大家:每一个见证到灾难的人,均会受到灾难的影响,都是受难者。
受难者分为:
直接经历、目击、面对(直接、间接)
三种形式
直接经历:实际经历过灾难的幸存者
目击:包括看到他人死亡、受伤的人,如:救援人员、灾害现场的记者
直接面对:获取有关死亡或有可能死亡的消息的人,如:家庭重要成员死亡
间接面对:灾难侵袭的社区居民等
以“汶川”,受灾人数:万人(直接、间接)
长期心理问题,30%,万人,慢性心理创伤状态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万人
可能自杀,19%:28万人
对这些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应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灾后心理干预规划及实施。
哪些人可能患PTSD高危人群:
1、在灾害中失去亲人、亲属死伤惨重的人群。尤其是痛失孩子的中青年父母,巨大的伤痛让他们难以恢复,极易厌世。
2、地震中致残的人群。从健全—残疾,必定存在一系列生活、心理问题。心理失落很重。
3、本身就存在心理疾患的人群。心理健康状态本来就不好,创伤性事件加重病情。
4、家园受到严重破坏的。
5、灾区救援者。
有以上双重身份,高危人群,而主讲梁老师就是。
灾难创伤类型:
1、个人创伤。表现在幸存者所感受到的应激反应、哀伤反应。
2、集体创伤。破坏社区的共同体感觉。
灾后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1、大部分会聚集一起救灾,但效果常打折扣(灾区流传:防盗防火防心理医生)。
2、灾难后的应激反应、哀伤反应是对不正常状况的正常反应。(短暂的,而非严重心理困扰、心理疾病)
3、幸存者的情绪反应来自灾难所造成的生活问题。
4、灾难救助过程被称作:第二度灾难
5、大部分人不知道灾后需要心理卫生服务,也不会寻求协助
6小时的满满干货
《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第一讲:灾难心理危机概述
1、所有人的危机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一样的问题
2、所有人的危机是类似的,(灾后都有恐惧、抑郁、担忧等)
PTSD发病率5%-50%(平均12%),1/3终身不愈,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好。
心理危机:个体运用自己通常的方式不能应付所遭遇的内外困扰时的一种反应
3个基本部分:1、危机事件、2、所受痛苦、3、解决无效,引起危机个体意识、行为、情感方面的功能失调
斗争—逃避反应:
老虎来了!--逃离
老虎来了!--战斗
善于化解,比如骑上老虎,转化。任何危机都是一分为二,越是危机的时候,越是勇气的机会。
心理危机的系统论模型(多因素影响)
社会支持如果非常及时、有效,可以大大缓解心理危机。
危机的分类:发展性、境遇性、存在性危机
面对危机的三种后果:
1、客服、调整,得到成长——机遇。
2、渡过危机,存在后遗症
3、奔溃,是危机干预必须防备出现的后果。
目的:使人尽量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的生理表现——没有胃口是表面现象:
皮质醇(cortisol肾上腺皮质中)
皮质醇水平增高,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害: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的损害,主要表现: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萎缩——影响认知能力——影响工作能力
常见的心理症状:
1、焦虑,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无根据的恐慌,心悸
灾后恐惧、焦虑而致警觉性增加的心理调适
2、抑郁,以情感低落为主要特征,闷闷不乐、悲痛欲绝。哭泣、悲伤、失望、活动力减退、思维、认知功能迟缓
抑郁自评量表(SDS)可客观反应抑郁症状的程度
心理调节、心理咨询、药物
梁老师用在汶川地震的真实案例、分享他解决有抑郁症状的受灾同胞心理问题的方法:
面对事实、(没有真实感是不承认现实)——灾难面前,每个人都很无奈、脆弱,你与丈夫的死无关,在心理与丈夫作个告别,转过身向前走——以唐山人的特殊经历进行疏导,坚强起来——你与儿子快乐生活是亡夫所希望的,要满足逝者的愿望——不要绝对化、自寻烦恼——安顿好自己,为救灾出力——改变“自我概念”,行于当下。
3、幻觉,转移注意力
4、妄想
5、意识障碍,昏迷、植物人
常见应激反应:
1、躯体反应——躯体化、躯体化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症状;
2、明显的认知问题:认知障碍(严重)
3、情绪反应:情绪障碍(严重)击溃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抵抗力降低—患病
4、行为反应:坐立不安、震颤、小动作多、刻板、转换动作,烟酒、镇定剂增加
5、人际关系、个人改变:
人际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人际交往”
梁老师案例分析:尸体恐怖的消防战士,19岁,笔记心理分析:写名字是颤抖,可能本身比较胆小,但是个真实的人,往往敏感,情感细腻,从个性上干预。
面对现实,谈感受,边谈边哭—引导宣泄情绪(可以慌、不坚强)—呼吸温差放松训练—EMDR训练—尸体本体认同认知调整—针对个性进行优劣势认知领悟调整—引导始于当下积极心态
灾后心理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SD),强烈精神刺激后,数分钟、小时,2-3天,不超过1个月
核心症状:
1、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等多种症状
注意集中困难、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语言缺乏调理、自发语言、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实、人格、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2、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喊叫、乱动、情感爆发、话多,部分表现为运动性抑制,迟钝、麻木、行为退缩、木僵
3、大部分病人表现: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闪回(flashback)、触景生情,引发个反复重新体验,应避免。
以妄想、情感针状为主,妄想、幻觉是片段断续的。本障碍急性、亚急性起病、适当治疗,恢复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
急性心因性抑郁状态:晨重夜轻,旁人能理解,与外界接触良好,严重可能出现伤人、毁物,躁狂
梁老师介绍了其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临床表现、PTSD的诊断标准等。
临床表现—三大核心症状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有可能产生一些PTSD的共病
2、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微小事件强烈反应—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入睡、易惊醒、注意力集中困难。激热性增高,过分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3、持续回避
时间标准:3个月
汶川5.12,几个现象值得注意:
1、应激障碍可以提前发生,半个月之内,也可以延迟
2、持续回避,以英雄行为、酗酒、攻击别人为主要表现
3、集体发生
诊断筛查方法:最好的诊断PTSD方法,结合结构性访谈+自评的问卷
应激性ASD诊断筛查(片段的幻觉、幻想的,是稳定的就是下面的情况)
短暂精神病性障碍(BPDMS)诊断筛查
创伤性(PTSD)诊断筛查
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主观评定)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适应障碍:
1、核心障碍:情绪障碍,不良行为、生理功能障碍
2、诊断:明显事件诱因3个月内;人格特征(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
3、鉴别诊断:人格障碍是病史,稳定的;PTSD一般应激源强烈
4、治疗
自杀危机:
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之外的死亡。
举例:北川县救灾办主任董某,办公地点自缢死亡:压力太大。
自杀动力:1、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2、死后进入天堂获得人世间得不到的东西;3、牺牲自己、惩罚自己;4、保持道德、人格完美;5、向外界证明、获取同情等
(理智型自杀最可怕,压力具有积累效应)
自杀倾向的初期警号:1、绝望;2、极度挫败、羞耻、内疚;3、曾经写、说出想自杀;4、谈及死亡、离开、再见;5、至爱物品送走;6、避开亲友、不沟通、独处;7、性格、仪容剧变;8、做出失去理性、怪异的行为;9、情绪反复不定
自杀风险有评估检核表。
自杀的干预策略:1、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目的,解决目前逆境、危机的其他方法,围绕这一改变认知的前提采取:1)交谈,宣泄被压抑的情感;2)认识、理解危机发展的过程、诱因的关系;3)学习问题解决技巧、应对方式;4)帮助建立新的社交天地,尤其人际交往(注意)
干预步骤:1、确定问题(倾听:包括同情、理解、真诚、接纳、尊重)、2、保证患者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1)环境支持、2)应对机制、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减轻应激、焦虑水平)4、制定计划;5、得到承诺
我们发现:灾区很大的心理创伤、自杀倾向是因为:责怪自己、觉得没有救亲人、独活而自责、自罪,这是很大的一块原因。
易激惹(不要在隔离的房间检查,药物治疗很好)
攻击、暴力、凶杀:
梁老师上诉案例疏导分享:
1、面对现实、生和成长的积极动力价值
2、在心理上与母亲告别,好好活,这是你母亲的愿望,让母亲放心,安心走
3、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走出痛苦
4、相信能够坚强,孔子:重要的事情在当下,做好善后、告别,把今天的事情做好
天津大爆炸年轻战士死亡,亲人情绪不稳定,在医院聚集案例:
利用笔记心理分析技术—了解其个性特点—采取措施(1、宣泄悲伤情绪;2、告别仪式;3、完成孩子未了心愿;4、提升去世战士的社会价值意识,提高其大度、明事理的意识,做好烈士善后事宜,保障家平安。着重进行认知影响。效果非常好。)
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
1、恢复常态
2、促进交流与沟通
3、提供医学帮助
干预人员需要有
预先准备原则:(对灾难情况了解:道路、天气、灾难救援情况、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实施情况)保证心理干预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准备;
健康的人格特质:沉着冷静、灵活创新、充沛精力、反应迅速;
还有专家库成员组成、每天专业人员进行困惑讨论、其他各种准备:确定心理干预地点、对象、分布、数量……
系统整合原则:社会救援资源进行良好合作,整体救援活动整合,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
伦理学原则等。
个体访谈技术
个体访谈的步骤方法
1、确定问题:倾听、共情、真诚、接纳、尊重、开放式问题等技术(敏锐观察言行举止、表情、语言非语言的信息,细致倾听:分析自我心理调整能力,何总有效的方式进行辅导)
2、提供安全感(最重要)评估自伤、自杀、伤人的倾向
3、给予支持,给予力量。1)有人关心、2)有人愿意帮他、3)有人可以帮他
“我知道你很难过,我愿意帮助你,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想法,比较矛盾,我愿意和你谈谈”
救援者需要避免出现第二次创伤
4、提出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例如牺牲民警女友(明确责任)照顾自己父母的责任,对他家人的责任,对他事业的继承:支持力量的对象:家人、好友、宗教
可变通的应对,其思维不灵活、混乱,有人认为已经无路可走,帮助被救援者了解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可利用的替代解决问题的方法。
个体访谈、辅导阶段:
第一阶段(父母阶段),主要工作:安抚、倾听
情绪反应、内容反应等手段
第二阶段(心理健康工作者阶段):2天—3周。健康教育者的角色,传授心理心理卫生知识,传递正性积极的信息。正常的。
稳定化技术:安抚技术,分离技术
第三阶段(心理治疗师阶段):EMDR8个步骤
第四阶段,1-2个月之后。谈论人生意义,安抚受伤心灵。
专业技术与操作:
1、建立安全的沟通关系:首先恢复安全感,提供食物衣服等;传递一种自信、镇定的感觉,有能力帮助他,传递:灾难已经过去,你现在安全了,我能真诚的帮助你。
4、尊重(实事求是、尊重、自信)无条件接受、建立安全关系的重要条件,给予温暖、真情实感、充满爱心
5、情感表达:促进当事人情感表达,适度宣泄负性情感,有利于心理整合、情绪稳定。不想表达、不急于表达感情,需要回避感情来暂时的维系心理平衡,我们要等待。良好的情感表达,离不开安全稳定的关系
团体辅导
心理晤谈(CISD),集体晤谈目标,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认知感情上
本图为梁老师的经验总结
丧亲者复杂性哀伤的表现:
1、过度否认
内疚、自责、拒绝接受逝者已死的事实
2、持续、长期的哀伤
长时间依然强烈、无法消退的反应
3、延迟、压抑、夸大的哀伤
之后引发夸大、超出预料的哀伤、生病等
4、其他
梁老师继续分享了处理哀伤、哀悼的方法,居丧者常用的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等干货。以及用艺术方式疏导心理问题。
天色早已暗下,梁老师的干货分享让大家都学习到了很多,最后的答疑环节更是气氛热烈,舍不得错过。
11月18日预告主讲人:涂喜敏老师(女)
上午:(主讲危机及灾难)危机处遇的意涵灾难辅导的経验分享下午:(主讲情绪及自杀)情绪压力的处理技巧自杀防治与处遇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lcbx/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