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之至阴


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小趾趾甲角旁0.1寸,有趾背动脉及跖趾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跖趾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操作方法为浅刺0.1寸。

名称释义:

(1)至阴。至,极也。阴,寒也,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体内膀胱经的寒湿水气。

(2)膀胱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相通,为膀胱经体内与体表的气血交换处,故为膀胱经井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主要是体内输出的温热水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凉,表现出肺金之气的秋凉特征,故其属金。

功能作用:上清头目、下调胞产。

治法:寒则深刺闭孔出针,末留针,热则浅刺出气。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

解剖:有趾背动脉及跖趾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跖趾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主治:

1.胎位不正,滞产;

2.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胎位不正、神经性头痛等。艾灸至阴矫正胎位成功率较高。

附注:井穴。

相关论述:

1.《针灸聚英》“目痛,大眦痛。”

2.《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lcbx/7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