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为何跑了一段时间后膝盖/大腿外侧/脚踝会痛?
A:1、膝关节受力过大。如果是这个原因要多注意,暂时不要跑步或球类运动,如果想坚持锻炼可以选择游泳。若过一段时间还有疼痛感,医院检查,很有可能是导致膝盖积水,甚至进一步恶化。
2、突然间的剧烈运动,会造成肌肉或韧带的急性拉伤。“跑步膝”是因为跑步的速度过快,单次跑步时间太长,运动量太大对关节造成了损伤。如果只是在跑步中或者跑步后觉得膝盖疼;坐着并伸腿的时候会疼或僵硬;关节很少出现肿胀。很可能是“跑步膝”的开始。
3、脚踝痛即跟腱炎是指跟腱背侧深筋膜和腱组织之间的滑膜层及其结缔组织损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腱围及腱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因为跑步场地不平、过硬,会造成跟腱炎。扁平足、足弓过高、后群肌肌力不足也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扁平足或足弓高的人不建议跑步或快走,请选择功率自行车、游泳或瑜伽等。后群肌力不足可以使用弹力带做针对性的练习,直屈勾脚尖、踝关节旋内、踝关节旋外等。
建议:跑步前后需要有充分的拉伸时间,能有效降低跑步受伤和防止小腿变粗,最佳的拉伸时间为15-30分钟。
2
Q:晨跑好,还是夜跑好?
A:晨跑或夜跑并没有哪个是绝对好的,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即可。
晨跑:
1、空气清新,暂时尾气含量较低。
2、磨练意志(早起是件很来不起的事)。
3、激活人体各大生命系统,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
注意:强度过大不利于一天的工作效率。
夜跑:
1、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
2、新陈代谢的高峰,饭后2小时跑步有利于减脂。
3、有利于工作效率,改善晚间睡眠质量。
注意:安全与着凉。
3
Q:跑步和快走哪一种更有利于减脂?
A:关键看强度。
一般情况下,跑步的强度大于快走,当你选择跑步时,其强度为微出汗、略气喘、运动时对话基本不受限为中等强度,快走也可以达到这种低强度;
快走是一项没有具体速度的运动,即双脚不能同时离地,接近于跑步但却不是跑步。
快走主要瘦腿,跑步主要提高肺活量,两者都属于有氧运动,当锻炼的强度达到让心跳加快、出汗、可以与人交谈、且保持持续时间为15min以上,减脂效果较好。
4
Q:如果想要跑步1小时,能分上下午跑吗?
A:当然可以。
运动量是有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共同决定的。
日本体育科学中心建议人们采用三种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即15min、70%VO2max;30min、60%VO2max;60min、50%VO2max。(中等强度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50%~60%,运动时的心率为~次/分;大强度运动时相当于最大摄氧量的70%~80%,运动时的心率~次/分;VO2max即最大摄氧量)
当你决定缩短时间却要有相同的效果时,可以适当调节运动强度,60%VO2max介于较轻松与稍费力之间,即气喘、微微出汗、对话基本不受限。
5
Q:怎么选择跑步的速度、频次和时长?
A:1、跑步速度:在跑步时,燃脂最关键的是心率。最好保持在每秒~次之间(视乎年龄,不要超过最高心率的80%为佳),这个心率就是燃脂的最佳效果,所以速度是取决于心率。
2、跑步频次:指每周运动的次数,根据自身身体适应能力,每周跑4~6次即可,不用每天跑,给身体留出休息的时间,避免受伤。
3、跑步时长:每次运动30~60min,中间可以不休息,如果感觉身体无法适应、无法连续跑,可以采取每跑5分钟走1分钟的方式,不要彻底静止下来休息就好。
6
Q:跑步岔气怎么办?
A: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运动停止后会自然消失。造成岔气的原因是剧烈活动之前,准备活动不够或未做准备活动;还可能是跑时呼吸没有节奏,造成呼吸紊乱从而造成岔气。
如何避免岔气:1、加深呼吸,呼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气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2、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根据自己体力状况和跑步速度变化,可采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的方法。
3、随着跑步距离和强度的加大,氧气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气和呼气时要做到慢、细、长,嘴微张呼气,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气。
4、如果出现岔气,应放慢跑步速度或停下来,用拇指指腹按揉疼痛部位,然后深呼吸,直至疼痛消失。如果想恢复跑步的话,先从走路开始,然后再逐渐提升速度。
白巅疯白殿风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rhzl/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