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不是肥胖,这是束带综合征,新手


一直以来,在育儿圈好像有一种奇怪的“攀比”,那就是比谁家的孩子养得更胖。似乎胖就代表了健康。真的是这样吗?正常范围的胖,确实能说明孩子营养状况、生长发育的良好。但如果是过度胖,或者是由“束带综合征”导致的胖,那就要要小心了,因为这是一种“病态胖”。什么是“束带综合征”?很多家长可能对这个词都还比较陌生,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束带综合征”。在开始之前,大家可以猜一下下面这两张图,哪个宝宝是胖,哪个宝宝是“束带综合征”。答案:左边孩子是胖,右边孩子是“束带综合征”。结合上面“束带综合征”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宝宝胳膊上有一条条环状的深沟,就像被绳索勒住了一样,而其他地方是正常的。这些沟就是“束带”,又称为“缩窄环”,因此束带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性环状缩窄带综合征。当然不是真正有个束带缠绕在这里,束带是环绕并嵌入肢体的纤维索条组织,有研究认为,这是胎儿在子宫内被羊膜缠绕,阻碍了肢体部分的正常发育,出生时也就固定这个形状了。如果缠绕得很紧,长时间会导致缠绕下方的器官被截断了,比如孩子生后没有脚趾,或没有手脚。如果是脸被缠绕住了,也有可能会出现脑膨出、唇腭裂、颅脑畸形等问题。是小胖子?还是束带征?由于和“肥胖”过于相似,加之部分家长“以胖为傲”,导致束带综合征经常“蒙混过关”,难以被家长及时分辨出来,进而容易错过治疗时机。束带综合征看似“可爱”,实则“凶险”。轻者仅表现出皮肤表面受累,重者会发生肢体神经、血管及功能受损,影响肢体远端发育,甚至导致肢体远端畸形、缺肢或缺指畸形等。如何鉴别束带征?教你三招,轻松辨别1.这些“圈圈”是不是出生时就有?是不是全身有?束带综合征的缩窄环是生下来就有的,而肥胖导致的圈圈,生下来就有的很少见,大多都是长胖后才出现的。另外,肥胖一般都是全身胖,很少只胖胳膊或者腿的。而如果孩子体重不大,但胳膊腿上却有“圈圈”,就要谨防束带综合征了。2.看褶皱是不是一整圈?会不会消失?可以把孩子皱褶的部位拨开,看它是不是完整的一整圈,皱褶的痕迹能否随着皮肤的延展而减轻或消失。肥胖一般很少表现为完整的圈圈,且褶皱在拉扯之后会消失;而束带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就是完整环状勒痕,且褶皱不会随着皮肤延展减轻或消失。3.摸着硬不硬?胖孩子的“圈圈”摸起来是特别软的,且容易被扒开,如果孩子“圈圈”的地方皮肤摸起来比较硬的话,且不好扒开,那就要警惕是不是束带综合征了。相信在掌握以上三个方法后,大家就基本可以分辨出肥胖和束带征了。快去给你家孩子自测一下吧。我是协和手外科陈江海医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手指畸形的知识,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ysjk/154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