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侧第7颈神经椎体前路移位修复臂丛损伤1


臂丛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且预后差,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移位术和游离肌肉移植。受伤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经1~3个月的观察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及范围、恢复情况及手术方式等,神经移位修复一般在伤后6个月之内进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自年顾玉东等报道应用健侧第7颈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以来,临床已广泛应用。年8月至年6月期间,我院行健侧第7颈神经(简称颈7神经,C7)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臂丛损伤患者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例,其中男例,女20例,年龄13~52岁,平均(25.±49.58)岁,伤后3~9个月,平均5个月。致伤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摩托车伤、汽车车祸伤)例,重物砸伤8例,高处坠落伤10例,机器牵拉伤5例,其中左侧70例,右侧63例。临床表现: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肌力0~1级,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整个上肢呈缓慢性麻痹,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正常;上肢感觉除内侧尚有部分区域存在外,其余全部丧失。上肢腱反射全部消失,温度略低,肢体远端Ⅰ~Ⅱ度肿胀。术前经临床、MRI或CTM影像学,电生理学检查,均诊断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

二、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健侧锁骨部横行切口,确认C7根并向近侧分离至椎间孔处,向远侧在C7前、后股汇入外侧束、后束后,作显微解剖分离,直至神经束融合,切断前、后股以尽可能保持健侧C7的最大长度。于两侧锁骨上切口内侧,分别分离、显露前斜角肌与第6、7颈椎体前外侧缘。术者用其示指紧贴椎体前方、于食管后方间隙钝性分离至对侧(患侧)开道,将健侧C7根经此椎体前通道引至患侧前斜角肌处。于肩前屈、内收位将患侧C8T1-下干,或C5~6-上干,或C6、C8根,与健侧C7断端直接对合,无张力缝合。注意不能对食管过度牵拉或造成锐器损伤。术后处理:伤口内放置1条引流管,患肢采用头-肩-胸-上肢石膏固定,保持肩部前屈内收位、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功能位、伸拇、伸指固定。

四、护理方法

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并提供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记录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并进行整理、记录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循证护理,情绪稳定,术后康复过程顺利。本组有例得到随访。

结果

术后出现乳糜漏6例(4.5%);健侧肢体感觉异常例(%),其中49例患者术后出现健侧手拇、示指感觉麻痹,83例患者术后出现健侧手拇、示、中指感觉麻痹,均不影响手指活动;压疮2例(1.5%);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吞咽困难,术后第2天症状逐渐缓解;有2例患者在院内发生压疮,1例部位在枕部,发生在术后2~6d,1例在术后6周拆除石膏时发现右肘有一个压疮,均为I期压疮。无脑脊液漏、患肢血液循环障碍、颈部大血管、食管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经严密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后果。

讨论

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乳糜漏:

左侧臂丛损伤术后多发,并发乳糜漏的原因分析,为术中胸导管或其分支有损伤,多于术后第2~3天被发现,引流量40~ml/24h。术后早期引流液常因禁食、渗血而不典型一般为淡血性,当出现乳白色或浑浊引流液即可诊断为乳糜漏,乳糜漏的危害在于高流量时导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丢失,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而衰竭;另外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淋巴液丢失可引起体内淋巴细胞功能低下而继发感染。本组共6例患者出现乳糜漏,术后颈部引流液表现为红色浑浊或红色引流液中夹带白色丝状液、粉红色、粉黄色或乳白色液体,该组病例中发现于术后第1天的有3例,引流液为红色液夹带白色丝状液;发现于术后第2天有2例,引流液为粉红色;发现于术后第3天有1例,引流液为乳白色。6例患者均通过抗感染、饮食调整控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治疗、伤口局部加压等保守治疗措施后痊愈,愈合时间3~12d,平均7d,无1例进行再手术治疗,未伴发切口积液感染等,无因水电解质失衡而发生死亡。并发乳糜漏的护理:严格记录24h引流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水量,为治疗提供依据,因乳糜瘘的治疗主要是根据乳糜量的多少来决定。术后引流乳糜液小于ml/24h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一般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饮食控制,改为低脂饮食或禁食。研究表明,在禁食的基础状态下,淋巴流量不到1ml/min,进食脂肪餐后可超过ml/min。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必要时联系营养科根据患者营养情况调配低脂配方饮食。局部加压:平卧位,用~0g沙袋于颈部切口局部加压,并注意行局部加压时患者有否较为明显的不适感尤其颈部活动时,指导患者活动时力度适宜,减少颈部活动;颈部包扎压力适当,防止压迫致呼吸困难。保持引流通畅。对于乳糜漏量大的患者,予持续强负压吸引和引流、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应用,从静脉给予高营养支持,必要时配合医生予手术治疗。开放引流管7~10d,伤口敷料干洁,引流液颜色、性质无异常且量少于20ml/d即可考虑拔管。本组6例患者予禁食或低脂饮食和引流后,外漏淋巴液逐渐减少,引流每天少于20ml后,拔除引流管。我们的护理体会是:①术后妥善石膏固定,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防患者在麻醉清醒过程中因躁动不安导致结扎线脱落或结扎线近端胸导管破裂致乳糜漏。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并记录,若引流液颜色、性状如上述改变,或引流量增多,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留取引流液做苏丹Ⅲ染色试验,协同医生尽早做出干预措施。后期5例乳糜漏患者,在发现时间上均有提前,并得到及早干预,乳糜液的引出也相较前1例的减少到50ml/d,每日递减,或无继续引出。③在饮食管理上,不必长时间禁食,及早给予低脂的配方饮食,更有利患者术后的恢复,后期3例乳糜漏的患者,经饮食调整,也达到减少乳糜液的引出量的目的。

2.健侧上肢感觉异常:

将健侧C7根通过椎体前通道直接送至患侧与撕脱神经直接缝合,虽然较早期采用长段神经移植经颈前皮下隧道修复患侧的损伤神经,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并减少了一个吻合口,有利于神经纤维的再生,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但切取神经对于健侧肢体的感觉和活动也有一定影响。我们的护理体会:①健侧感觉、活动观察:术后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lcbx/49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