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寒的危害有哪些?
1.手脚经常处于冰凉状态。
2.月经异常,痛经症状严重。
3.严重可致不孕不育,怀孕后易流产。
4.身形肥胖,气色不好,脸上易长斑,有黑眼圈。
5.夜间尿多尿频,性欲减退。
二、什么是宫寒
宫寒顾名思义是“子宫寒冷”的简称。
“宫”可指西医学的“子宫”,也可指中医学的“胞宫”,后者更多的含义是泛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功能。因此,这里的“宫”理解为“胞宫”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宫寒的含义和所指的疾病。
“寒”在中医中首先是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即贪凉涉水、受大自然寒邪侵袭、贪食寒凉食物等都可招致外来之“寒”侵入人体,停滞在人体的经脉、脏腑中,当然也包括胞宫,这种寒多为“实寒”。另一方面,“寒”在中医中还指病理产物之寒积聚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病理产物的寒可由人体脾肾阳虚,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人体经脉脏腑中,这种寒多为“虚寒”。
所以,广义的“宫寒”,即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是人体脾肾阳虚所生之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三、宫寒有哪些症状?
“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肥胖
许多女性臀部大腿肥胖,除了不注意饮食运动等常见原因之外,还要考虑到宫寒。因为子宫一旦寒冷,缺少热量,就需要借助周围的脂肪“取暖”。子宫越寒冷,所需的热量越多,体内的脂肪就越来越多。
2月经异常
宫寒会直接影响女性的生理期。通常表现出的症状有:小腹疼痛、坠胀、寒凉;月经量少、经血色深或色淡、有血块;乳房胀痛;呕吐;胃部不适等。
3小腹不适
除了经期,宫寒的女性在平常也会感觉到小腹阵痛、发凉等不适症状。
4身体状况不佳
面色无光、暗黄、没有精神气,手脚易冰凉,小便频繁,白带异常,性欲减退,常常觉得嘴里没有味道。
四、你为什么会宫寒?1与体质有关
临床上造成“宫寒”的原因很多,它一方面与体质有关,例如那些平日里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朋友,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
很多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这就是寒地宫现象。
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是让身体偏寒的常见问题。
2与生活习惯有关
另一方面,生活习惯也会造成“宫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别爱吃冷饮,或者为贪图凉快,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者是为了漂亮,在冬天也着装单薄,这些习惯都易因寒冷邪气侵袭而导致“宫寒”。
五、如何调理宫寒?
艾灸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关元:关元,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气海:气海,属任脉。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
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三阴交: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灸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
艾灸时间:用益生良行艾灸仪艾灸30-40分钟。
说到气血不足,中草药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补气养血的效果,下面介绍有着一千多年历史、中医界称之为“妇科养血第一方”的“四物汤”。
材料: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各15g
做法:在所有药材里先过一次水,再加水煎煮即可。
煮的时候用中等大小的饭碗装4碗水,煮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OK了!把上好的红枣,汤水绝对会变得更加甜蜜起来。当然你最好在喝的时候加适量的补血黑糖,效果肯定更好了。
用法:早晚空腹饮用,药材煮过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月经结束吃上一个星期,早晚各一杯,坚持几个月经周期脸上的气色一定会好很多,痛经也消失了,宫寒会慢慢养好!
长按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nwhh.com/lcbx/7021.html